基本逻辑
glib库提供了一个事件处理框架,用户可以向这个框架上注册需要处理的事件,事件处理框架
可以不断检测是否有注册事件发生,如果有事件发生就去调用注册的处理函数处理。
glib库中和事件处理框架相关的概念有:上下文(GMainContext),处理事件的循环(GMainLoop),
事件源(GSource),事件源对应的处理函数(GSourceFuncs),dispatch后的处理函数(GSourceFunc),
IO的封装(GIOChannel),poll fd的封装(GPollFD)。
基本的使用逻辑是,GMainContext是一个基础的上下文配置,各种GSource可以添加到一个
GMainContext中,每个GSource都可以配置自己的GSourceFuncs处理函数,这几个处理函数
主要关注事件处理的基本流程,就是事件处理的四个基本阶段:prepare/check/dispatch/finalize,
用户还可以注册dispatch后的主业务处理函数,就是上面的GSourceFunc。
用户可以把GPollFD封装的poll fd和GSource绑定起来,这样事件处理框架就可以主动的去
poll对应的fd。以fd做入参创建的GIOChannel后,用户还可以调用glib提供的GIOChannel API
进行各种IO操作。
如上配置好一个GMainContext相关的事件处理模型后,用户可以创建一个GMainLoop,把这个
loop和GMainContext绑定后,就可以调用g_main_loop_run叫这个loop运行起来。这个loop
运行的基本逻辑就是不断的监控GMainContext里的所有source,对于准备好的source,依次
调用prepare/check/dispatch/finalize以及主业务处理函数,这个调用过程是一个批量处理
的过程,就是对于一次循环里准备好的所有source调用prepare等函数。
glib里额外增加了超时事件(timeout)和idle事件的接口,这两个事件源的底层也是依赖上述
基本部件实现的。
代码分析
我们看大概看下glib里的相关代码逻辑。glib启动事件循环的核心函数是g_main_loop_run,
在其它API做配置后,调用该函数就可以启动事件循环。
1 | /* glib/glib/gmain.c */ |
事件循环的主体逻辑比较直白,就是反复的监控注册的事件,当监控的事件发生时就调用相关
的处理函数处理。在Linux系统上就是使用poll监控事件fd的集合。
在所有事件中超时事件和idle事件的实现比较特殊一点,我们下面单独介绍。
timeout的实现
glib中定时器的使用比较简单,直接用g_timeout_add就可以注册一个timeout事件,但是glib
里注册的timeout时间不是精确的时间,这个在timeout的具体实现里也可以看出来。
glib的timeout事件并没有用通用的定时器去实现,而是直接用poll自带的timeout参数实现的。
在g_main_context_prepare里,glib会计算出所有监控soure的最小的超时时间,这其中就
包括了timeout的超时时间,glib把这个最小的超时时间作为这一轮context poll的timeout。
idle的实现
idle的实现比较直白,g_idle_add直接加一个事件源进来,当系统里没有更高优先级的事件
在执行时,就调用idle相关的回调函数。
使用demon
知乎上已经有一个很好的demon。glib库源码的tests目录里也有使用示例。
glib库调试
glib库的编译可以参考这里,把如上demon代码中的测试程序链接自己编译的glib库,需要
把其中的Makefile加上LDFLAGS = -Wl,-rpath=your_glib_path。如上编译出的demon程序,
使用gdb无法跟踪到glib库的内部,重新配置下meson,打开glib的debug选项:
meson configure -Dglib_debug=enabled,重新编译下glib就可以用gdb调试glib了。注意,
如上的配置命令需要在glib的构建目录下运行。